在汽车供应链中,“材料合规”是一道绕不开的门槛。温州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聚集地,许多中小型企业为国内主机厂提供座椅、内饰等配套产品,却常因“材料数据提交不规范”被要求整改:有的企业不清楚IMDS(国际材料数据系统)与CAMDS(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)的区别,有的在填写有害物质含量时漏报关键项,甚至因数据错误导致主机厂暂停订单。
五大核心工具培训中心的专家团队针对温州企业的实际需求,设计了“从基础到实操”的阶梯式培训方案。首堂课上,专家用“主机厂为何重视材料数据”的案例破题:欧盟ELV(报废车辆指令)、中国《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》等法规,要求汽车产品中铅、汞、镉等六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低于限值,而IMDS/CAMDS正是主机厂获取这些数据的核心工具。这一讲解让企业意识到,数据提交不仅是“完成任务”,更是进入主流供应链的“通行证”。
在技术操作环节,培训聚焦“数据收集-整理-录入”全流程:如何从原材料供应商处获取合规的MSDS(安全技术说明书),如何通过公式计算零部件中有害物质的总量,如何在系统中准确填写“材料类型”“零件编号”等字段。针对温州企业常见的“供应商数据不全”问题,专家还分享了“主动沟通模板”——例如,给供应商发送包含“所需元素清单”“检测报告格式要求”的邮件,提高数据获取效率。此外,培训现场模拟了主机厂的审核场景,企业学员扮演“数据提交员”,从系统登录到最终提交,全程演练并接受专家点评,确保“学完就能用”。
“以前总觉得数据提交是‘填表格’,现在才知道每个字段都有讲究。”一位从事汽车座椅生产的企业负责人感慨。培训后,他的企业建立了“材料数据管理台账”,要求每个新零部件在量产前必须完成IMDS/CAMDS数据录入,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也需经专人核对存档。一个月内,企业因数据问题被主机厂退回的次数从3次降至0次,订单交付准时率提升了25%。这场“数据合规”培训,正成为温州零部件企业对接高端供应链的“关键钥匙”。
